创业MVP
一、什么是创业?
有人说创业就是自己当老板,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有人说创业就是做生意赚大钱。
我的理解:创业的本质是解决市场上用户的需求、痛点,赚钱更多的是作为解决用户需求创造价值后的奖励。所以创业为什么可以成功,本质上是解决了市场上真实存在的需求或者痛点,而不是一厢情愿的吹嘘和制造伪需求。创业者的初心也绝不能从盯着赚钱或是把初期目标定为赚多少钱而开始,要理解赚钱的本质不是吹嘘和营销;赚钱的本质是解决用户的痛点后,为用户创造了价值,用户给予的一种奖励。所以创业本身是用户导向的,需要不断贴近用户需求不断修正方向,如果按着自己的主观臆想或制造和鼓吹伪需求来炒作营销必定会失败。
所以创业的本质就是基于自己的想法和假设,去实现产品,然后在市场上验证需求是否是用户渴望的,随后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修改完善产品或者及时改变研发方向:
但是以上流程可以看出来,创业的本质还是需求,只要需求是市场所需的,是用户的痛点就很容易取得成功。但是从提出想法到实现产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成本,试错成本极大。很多创业公司的资金很难支撑多次试错的成本。个人创业者就更难实现了,一是资金问题而生很多个人创业者并不能全职创业。
所以提升创业成功率的关键就在于用最小的成本验证想法和需求,一旦确定想法和需求是市场所需的那就会极大提高创业成功率;这个方法就成为MVP。
二、什么是MVP
MVP是最简可行产品(英语: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一句话说就是用最少的功能和最低资源成本快速打造一个产品,用来验证市场需求和获取用户反馈。我觉得和《精益创业》中所讲的是一个思想,简单说就是初期要把钱花在刀刃上。
维基百科的定义:
最简可行产品(英语:Minimum Viable Product, MVP),是[新产品开发]中的名词,是指有部分机能,恰好可以让设计者表达其核心设计概念的产品。设计者可以进行验证式学习,根据使用者的回馈,进一步了解使用情形,并且继续开发此产品 [1]。由最简可行产品来搜集相关想法常常会比开发有更多机能的产品要便宜。开发更多机能产品的的费用较高,也会有产品失败的风险(例如产品基本假设有误的情形)。最简可行产品一词是由法兰克·罗宾生(Frank Robinson)创建[2],因史蒂夫·布兰克及埃里克·莱斯的使用而流行[3][4][5][6]。
利用最简可行产品,也可以提早进行市场分析。
MVP最佳案例:Dropbox
Dropbox 是一个云存储和文件同步服务,允许用户在线存储、分享和访问文件。用户可以将文件上传到 Dropbox 云端,通过电脑、手机或平板等设备随时随地访问,并与他人共享文件或文件夹。它提供免费和付费计划,适合个人和团队协作,强调安全性和易用性。
Dropbox 由德鲁·休斯顿(Drew Houston)和阿拉什·费多西(Arash Ferdowsi)于2007年创立。创业灵感源于休斯顿的一次个人经历:在一次巴士旅行中,他忘记携带U盘,无法访问文件。这让他意识到文件同步和云存储的痛点。当时,尽管市场上已有一些云存储解决方案,但大多数产品复杂、不可靠或用户体验较差。休斯顿看到了机会,决定开发一个简单、跨平台、无缝同步文件的工具。
但是休斯顿没有直接开发产品,而是做了一个Demo视频,详细介绍了产品了功能并演示了产品的原型,然后发布到了YouTube,并留下了邮箱来吸引用户关注(接收反馈验证想法)。
很快他就收到了非常多咨询的邮件(验证了自己的想法、需求),他又继续沟通了很多用户(倾听用户痛点 矫正需求方向)。
精妙的一点是随后休斯顿做了一个网站,但是Dropbox仍然没有开始开发。他将产品介绍以及售价放在官网上,记录用户点击付款按钮的数据(测试用户支付意愿)。随后休斯顿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估算用户规模以及付费率,估算出来了收益和规模。
休斯顿根据估算到的数据开始有计划的投入和开发产品,最终取得成功。休斯顿将MVP应用到了极致,用极低的成本验证了产品的可行性,甚至在开始投入资源之前就计算清楚了大概利润。
其实用嘴就能做产品,没有必要非要把产品雏形开发出来。只要我们把我们的想法讲清楚,做一些Demo图或者一个视频都可以开始MVP。
三、反思
之前我也进行过很多尝试,我也看到过很多程序员创业者产品做的相当出色但是没做起来。原因如下:
- 没有进行MVP,没有验证市场需求是不是真实的,一意孤行投入大量资源开发产品。这类损失其实对于个人互联网创业者还算可以接受,最大的损失其实就是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但是对于很多实体行业创业者简直就是灭顶之灾,拿一个简单的小吃店来说,租金+装修+雇佣员工等成本是巨大的。我见过一个老板有了想法之后又是租高档写字楼又是装修一个十分奢华的公司前台,最终亏的一塌糊涂的。
- 技术派创业者通病:有很多技术派创业者比如程序员,这类创业者有个通病就是不喜欢听用户的声音,并且有很强的技术信仰,总是用做技术的思维去做产品。他们要求很严苛,追求完美主义,喜欢把产品做到极致。非常容易沉迷在自己的技术追求中,其结果是付出了大量的成本去开发但没能验证产品可行性,很容易偏离用户制造伪需求。
所以在MVP的加持下,创业流程不应该是直接投身开发自己的产品,而是先设计Demo图或者视频,然后讲好自己的产品功能,必要时进行最极简化的开发,低成本做出原型。然后在市场上不断验证和收集用户反馈。当收集足够多的数据来证明产品是可行的时再投入开发,提高创业产品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