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经济学》笔记与思考

《小岛经济学》笔记与思考

马草原 1,175 2024-03-17

《小岛经济学》笔记与思考

简介

《小岛经济学》是由乔治·斯塔格洛兹(George Stigler)撰写的经济学著作。该书首次出版于1986年,是斯塔格洛兹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贡献之一。这本书以一个小岛上捕鱼发展经济的故事为背景,用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阐释了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

island-economics


资本和借贷

书的开篇介绍了一个小岛上以捕鱼为生的三个人(艾伯、贝克和查理)的生活。每天他们只能捕到一条刚好够充饥到第二天的鱼。后来,艾伯通过承担风险和自我牺牲,创造了一张渔网(资本)。有了渔网,他可以捕获更多的鱼。这使得生产超出了自身的消费,于是在小岛上产生了储蓄。拥有渔网(资本)的人把自己多产出的鱼(储蓄)借给了其他人(信贷)。如果他们信守承诺,借出的人就能得到双倍的收益,但如果他们翻脸不认账,就会损失全部的鱼(风险)。其他人得到鱼后可以制作渔网。当其他两个人都拥有了渔网(资本)后,他们每天可以捕到的鱼数量就会翻倍(经济发展)。当他们捕获的鱼数量增加后,他们每天可以消费更多的鱼,这是因为经济的发展(产出增加)。


资本

在经济学术语中,资本指的是一种设备,这种设备的建设和使用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其意义在于利用设备建设和制造其他需要的东西。艾伯想要的不是那张网,而是鱼。这张网或许可以给他带来更多的鱼。因此,这张网就是一种资本,是有价值的。

资本指的是一种生产性的资源或工具,它用来生产其他商品或服务,资本的价值在于它能提高生产力。

努力使有限的资源(每种资源都是有限的)产生最大的效益以尽可能满足人类的需求,这就是经济这一概念最简单的定义。

经济增长的原因是因为找到了生产人类所需物品的更好方式。
作者认为:消费的增长是因为经济增长了,是经济增长带动了消费的增长,而非消费增长带动经济增长。


贷款

如前所述,艾伯将多余的鱼(储蓄)借给了贝克和查理,若两人使用借到的鱼充饥,便无需捕鱼,而可以集中精力编织渔网。若两人皆成功编织出渔网(资本),小岛的生产力将倍增,经济也会得到发展。这种方式被称为商业贷款
然而,贝克和查理也可以选择不去编织渔网,而是贪婪地享受沙滩上的阳光。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就无法归还借来的鱼。他们必须在挨饿(降低自己的生活质量)或者拒绝归还鱼之间做出选择。这种方式被称为消费贷款
还有一种情况是,如果贝克和查理都生病了无法去捕鱼,那么艾伯应该提供应急贷款,借给他们鱼以维持生活。尽管这样做可能意味着无法收回借出的鱼,但如果不借鱼,他们将面临死亡,这将导致小岛失去生产能力。这种方式被称为应急贷款

因此储蓄不只是提高个人消费能力的手段,还是防止经济受到意外因素影响的重要缓冲器。

当三人都拥有了渔网(资本)后,贝克开始构想更美好的生活,他想建造一个巨型捕鱼器。但是仅凭他一人是无法完成的,于是艾伯叫上贝克和查理入股合伙建造了这个巨型捕鱼器。之后他们的生产力大幅提高。他们的储蓄也迅速增加了。之后查理开始制作冲浪板,而艾伯开始制作服饰,贝克则开始设计独木舟和手推车。(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后所带来的产业升级和多元化发展)。


货币

当艾伯、贝克和查理的生活逐渐富裕起来时,这一消息很快传遍了其他岛屿,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生产力的提升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随着岛上移民数量的增加,出现了各种职业和产业。有人从事操作捕鱼器的工作,有些人申请贷款开垦土地种植农作物,同时还出现了棚屋建筑工人、木筏制造工人等多种职业和产业。(人口的增长有助于加强经济的多样性,而经济多元化的发展会增加可消费的物品种类,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
随着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原本以物换物的交换原则已不再适用。首先,没有一个被人们全部接受的交换媒介,例如木筏工人制造木筏,服装工人制造服装,但木筏工人想要购买时装,而服装工人并不需要木筏。其次,杂乱无章的物品交换效率低下。因此,岛上急需一种被所有人认可的通用交换媒介,即货币。
因为岛上的居民都以鱼为主食,所以每个人都认可并清楚鱼的价值。因此,鱼被设定为货币。有了货币,岛上一切物品的价值都与鱼(货币)的价值相关联。


效率

通过分工可以提升效率进而提升生产力。

假设每个岛民平均要花5天时间才能造成一条独木舟,再假设每个岛民每天(使用渔网)可以捕获两条鱼,也就是说每个岛民必须放弃10条鱼的收入才能造出一条独木舟。然而,我们假设有一个叫“达菲”的人,他在伐木、搬运和木工技术方面略胜一筹,只需4天就能造出一条独木舟。那么对他而言,与其像别人一样捕鱼还不如专门做独木舟。如果他专门制造独木舟的话,会生活得更好。因为他只需放弃8条鱼的收入,用这些时间制造一条独木舟,然后再以9条鱼的价格把它卖掉,就可以从中获利。分工以后,他的收入增加了。因为达菲具有这些优势,其他的岛民花9条鱼向他购买独木舟是划算的。如果他们自己制造独木舟的话,就必须放弃10条鱼的收入。向专业人士支付9条鱼,他们可以省下1条鱼。
达菲可以通过自己积累的储蓄和经验制造专门用于造船的工具(资本),进而继续提高生产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达菲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制造出更多的独木舟,实现成本节约,并且出货量也会大幅增加。
但是生产力的提高并不仅仅对达菲个人有利。因为生产力提高会导致物价下降,从而独木舟的价格也会随之下调。这意味着虽然达菲的成本降低,但他需要适当地降低售价,以吸引更多的购买者(此时全岛人民都因为生产力的提高而受益,因为物价下调了,原本买不起独木舟的人现在也可以拥有了)。通过降低售价,达菲能够实现出货量的激增,从而赚取更多的鱼。

可以看出,物价的下调并没有损害达菲的利益,也没有损害全岛人民的利益。相反,这使得全岛人民受益,生产力的提高推动了经济发展,进而改善了生活质量。


就业

岛上的移民潮仍在持续,到达这个岛屿后,人们面临着三个选择:

  1. 省吃俭用,自己制造渔网(资本)。
  2. 借贷购买渔网(商业贷款)。
  3. 为已拥有渔网(资本)的人工作。

由于选择1和2都需要冒饿肚子的风险,因此大多数人会选择第三种方式,即为雇主工作以获得报酬。

劳动的价值通常取决于劳动者所使用的资本。资本越优化,劳动的价值就越大。

例如,付出同样的劳动,你驾驶一辆推土机挖的坑要比你用铁锹挖的坑大得多。
所以,最好利用可用的最优资本工作。

假设新来的A体力很好,一天能搬运100条鱼,但每次搬运要付出2条鱼的抽取费用。而B则通过贷款得到了一辆手推车,可以一次性搬运300条鱼,但每次搬运要付出3条鱼的抽取费用。显然,A单凭自己的体力无法与B的手推车相竞争。
于是,B考虑让A来使用手推车,这样一来,A每次能搬运400条鱼,但需要支付4条鱼的抽取费用。B愿意给A报酬3条鱼,自己则获利1条鱼,然后用剩下的收益来造新的车。如果这样合作成立,A得到的报酬足够多的话,他就可以考虑自己购买车辆,实现自立门户。这样一来,对B来说就不再划算了。
因此,B给予A的报酬会保持在一个比A单靠体力搬运鱼的收入更多,但又不足以让A自立门户的水平。虽然B并非刻意帮助A,但实际效果是A得到了更多的报酬,同时客户也支付了更低的运费。

商业资本是追逐利益的。他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而推动了产品创新、科技发展和经济增长。正是这种经济增长改善了每个人的生活水平。


最低薪酬剥夺了低效益人群的就业机会

政府通过制定“最低薪酬标准”来规定低端工人的工资,这使得低效益人群损失了就业机会。

一名员工的具体价值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需求(雇主是否需要这名员工所掌握的技能)
供应(有多少人具备这些技能)
生产力(这名员工对那些任务的完成程度如何)

就业是一项自愿的活动,就业者贩卖自己的劳动力给雇主获的报酬,他们当然会选择出价更高的雇主。而雇主作为购买方他也不愿意使用高价雇佣一个达不到这个生产力的员工,因为这是亏本的。因此“最低薪酬”的规定使得低效益员工会损失就业机会。就业就好比爬梯子,如果没有机会踏上第一级梯档,那些低薪资的员工也就无法获得继续向上攀爬所需的技能了。
那些将低薪酬视为剥削的“正义人士”和政府都认为自己促成了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然而“最低薪酬”的规定使得原本可以找到工作的人失业(低薪酬总比失业好吧)。
因此低工价并不等于剥削。真正决定价格的是供需关系以及员工的个人能力(生产力)。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就是货币的购买力下降,物价升高。
通货紧缩就是货币的购买力增加,物价下跌。

这里只是简单介绍概念 后续会详细介绍


通胀好于通缩?

由于宣传的原因,通胀被普遍接受,通缩被认为不可接受。因为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认为一旦物价下跌,消费者就会停止消费,公司也会避免支出,工人会因此失业,最后我们会回到经济的黑暗时代。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由于货币供应稳定和生产效率提高迫使物价下跌产生的通缩是有利的,这会显著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什么宣传通胀好于通缩,是因为这样有利于政治家(后面会详细解释)。

现代经济学错误地认为:消费促进经济增长,因而一旦发生通货紧缩,人们就不愿意消费(这样价格就会继续下降),而如果人们继续消费,价格下降的影响就会减弱。

作者认为这是荒谬的,因为刺激消费需要的是生产力的提升而带动的价格下调,当价格匹配人们的购买力时,人们自然会选择消费。因此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而不是消费。



储蓄银行

为什么需要储蓄银行?

  1. 安全问题,人们把鱼存在家种被偷鱼贼偷走的风险很高。
  2. 增值问题,人们希望通过投资来使自己的储蓄增值,但是人们没有时间或是没有能力分辨哪些是可靠的投资。

储蓄银行通过专业评估贷款的风险,发放贷款帮助储户增值,自己从中获取利润。同时也解决了储蓄的问题。


利率

银行制定合适的利率,对于低风险贷款给予较低的利率,对于高风险贷款给予较高的利率作为风险补偿。同时在储蓄增多时降低贷款利率(不利于储蓄,但是对经济发展有利),在储蓄不足时升高贷款利率(有利于储蓄,但是会抑制经济)增加储蓄。

市场化利率:
高利率会抑制借贷,延缓经济增长。但同时,高利率也能刺激储蓄。最终,银行资产会再次积累起来,到那时利率又会下降。这种周期性的利率机制有利于市场稳定。


美联储对利率的控制

事实上美国的利率并没有被市场化,美联储一直制定基准利率,来干预市场利率。
美联储之所以被授予这一权力,是为了保证经济不论在繁荣期还是萧条期都能平稳运行。其理论基础是:美联储的经济学家可以运用集体智慧,推算出特定时段最理想的利率水平,从而使经济正常运行。

然而作者认为这是及其愚蠢的:
原因一:美联储的决定总是基于政治考量而非经济因素。因为低利率能够使经济表面上表现更好。
原因二:美联储既不产生也不会因为贷款坏账而蒙受损失,因此他们无法“计算”出最佳利率。
原因三:过低的利率会像借贷人传递错误的信号(经济很好),从而不进行消费延后(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人们普遍会延后或者降低消费),这会导致错误的投资,浪费资源并产生了金融泡沫。



基础设施(基建)

因为小岛上干旱缺水,一些产业发展受到限制,同时也降低了岛民的生活水平,导致小岛整体的生产力受到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有人规划建造一个大坝,并设计了复杂的自来水系统。尽管这需要大量的贷款,但一旦建成,将显著提升全岛的经济发展,并大幅提高岛民的生活水平。这就是基础建设。

目前,很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错误地认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并不是可能带来长期收益的投资,而是增加就业和提振经济的直接手段。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会对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然而,只有在收益大于支出时,这种投资才有效果。反之,这些项目就是在浪费资源并阻碍经济增长。

作者认为无脑投资基建并不能提振经济和增加就业,如果基建的收益小于基建的支出,那么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因为投资基建的钱将不能再用于投资其他可促使经济发展的商业)

政府对于公共设施和服务的垄断几乎必然会造成效率低下和贪污腐败。如果政府工程入不敷出且服务质量很差,自由市场的原则也无法帮助其走出困境。政府通常会通过提高税收填补漏洞。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社会资源,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水平。

作者认为,如果基础建设由政府垄断,必然会导致效率低下(生产力降低)和贪污腐败,进而导致工程支出大于收益。然而,政府本身没有资产,其资金来源于市场的税款。因此,为填补财政漏洞,政府只能征收更多的税款,这将增加人民的负担,降低生活质量。


贸易

国际贸易与个人劳动分工没有什么区别。每个人或者每个国家都用自己多余的或者擅长生产的产品,换取自己缺乏的或者不擅长生产的产品。

自由的贸易可以让每个国家、地区找到自己的特长,和劳动分工没有区别,可以提高生产力并降低成本。


自由贸易破坏了本国的经济吗?

一些人认为自由贸易会破坏当地经济,因为进口商品的价格低于本国生产的商品,导致本国企业无法竞争而倒闭,进而带来失业问题。
作者认为自由贸易并没有破坏当地经济,因为倒闭的企业实际上是淘汰落后的产能。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不断提高生产力。当进口商品价格低于当地生产的价格时,人们购买商品可以节省开支,节省下来的资金可用于消费其他物品。这将创造新的机会,促使新的产业涌现,进而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通过干涉贸易来“保护”无效率的劳动力和资本使用方式是不利于经济发展的。



国家的诞生

随着岛上人口增多,面临外敌入侵的威胁,岛民意识到需要一个组织来共同防御,这就迫使岛上需要建立政府。岛上设立了参议院、法院、警察和海军,并且兴建了灯塔以增强我们的防御能力。每个公民都贡献一定数量的鱼放入银行,作为政府的公共支出。为了确保权力不被滥用,岛民制定了宪法,并设立了最高法官。岛上建立了一个名为美索尼亚国的国家(美国)。岛民都清楚,生产者是国家的基石,没有生产者的纳税,政府就无法运转。

政府的介入可以让一些富有专业知识且具有高智商的人来管理和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然而赋予政府过大的权力也会带来一些潜在风险,比如可能出现独裁统治。需要明确的是,权力始终应该归属于人民,政府的存在是建立在人民的劳动和纳税基础之上的。

这一点美国做的比较好,美国创建在对政府权力严格限制的基础上。

美国宪法成了一个设计巧妙的笼子,可以防止政府这个“野兽”发狂失控。宪法不仅防止人民免受政府的独裁统治,还防止少数人受到多数人的暴政的伤害。美国宪法有意将权力分配给联邦政府的不同部门,并把中央的权力下放到各州。更重要的是,宪法可以防止联邦政府从人民手中剥夺任何权利。结果,在这个国家里,人人可以享有人身自由权和财产权,可以随心所欲地处理个人资产,政府无权干涉。虽然并非每个人都能幸运地享有这些权利,但是这无损于这个设想展现出的勇气。毕竟,这是以前任何国家的法典中都不曾有过的。



政府的腐败

在过去几代人的时间里,岛上的政府一直按照设想运行。许多睿智而又自律的领导人执掌政权,他们一直致力于促进企业发展和个人储蓄。在此期间,经济迅速发展,所有人都享有富足的生活。与此同时,政府的支出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参议员的社会地位也大幅提升,使得政府职位变得极具吸引力。然而,人们为了赢得选举往往夸夸其谈,以获取选民的支持,政府官员为了胜选也会推出各种有利于政府的政策。逐渐间,政府开始采取欺骗手段迷惑岛民,甚至一些政客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惜对敢于说出真相的好官员进行谋害。

岛上遭遇了一场强烈的风暴,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政府迅速推出了重建计划,然而岛上并没有足够的存鱼来支撑如此巨大的投资。政府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创造了一项创新的举措:发行纸币,称为鱼邦储备券(纸币),持有者可以凭此纸币到政府储存的鱼库中自由兑换鱼。居民们可以立即将纸币兑换成鱼,也可以将其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就像使用真实鱼一样。起初,纸币的发行量与实际储备鱼的比例是10:9,即政府发行了10张纸币,但只有九张可以兑换成鱼。然而,随着政府的贪婪加剧,这一比例变得越来越失衡。最终,政府采取了一项荒谬的措施,制造了官鱼来替代真实鱼,官鱼的尺寸比真实鱼更小。政府甚至立法禁止岛民将官鱼与真实鱼进行比较。随着政府贪婪的加剧,官鱼的规模不断缩小,导致了通鱼膨胀(通货膨胀)的发生

其实这里的情节就是美国的真实写照。既美联储的成立。



通货膨胀

不断缩水的鱼就像货币一样。

现在政府可以随意承诺任何有利于竞选的政策,因为政府可以无限制地印发“鱼邦储备券”(纸币),不再需要维持财政收支平衡。政府创造了“官鱼”,并通过法律禁止人们将其与真鱼进行比较。同时,政府成立了渔业部(国企),只允许渔业部的人员捕鱼和接触真鱼。由于渔业部(国企)的员工待遇优厚,且捕鱼数量与个人利益无关,捕鱼者没有动力去提高捕鱼效率或追求利润最大化,导致捕鱼效率低下。一方面是真鱼储备不断减少,另一方面是纸币不断超发。为了确保纸币仍然能够兑换到鱼,政府只能不断缩小官鱼的尺寸。最终,岛民需要消耗大量鱼才能满足基本需求,这导致了严重的通鱼膨胀(货币超发引起的通货膨胀),储户的资产价值缩水,物价上涨。
然而政府对于通鱼膨胀的解释是高就业率(部分归功于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和繁荣的经济共同推动了对鱼的需求增加,进而推动了物价上涨。政客甚至声称现在岛民每天消耗的鱼是前几代的数倍,将此作为经济繁荣的证明。政府还宣称,如果没有稳定的通鱼膨胀刺激,人们将失去食欲,鱼的需求将减少,从而导致岛上的经济收缩。政府甚至认为,每年贬值一半的通鱼膨胀水平是最理想的,并将其视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但是,随着政府不断印发货币以取悦民众,货币贬值越来越严重,导致工资和物价飙升,甚至连生产力的提升也被通货膨胀所抵消。因此,物价不断上涨,而官鱼的尺寸却始终未曾增加。
最大的受害者是退休人员,他们在工作时存入了真鱼,本应依靠这些储蓄养老,然而现在由于通货膨胀导致的官鱼越来越小,原本能维持20年的储蓄可能连5年都无法维持。
终于,岛民注意到他们从银行取出的鱼比他们存入银行的鱼要少,他们开始减少甚至停止储蓄。反过来,由于物价快速上涨,人们不得不抓紧消费,以免损失鱼的价值。这进一步降低了真鱼储蓄。
由于
通货膨胀抑制了储蓄
,可用于投资的资金更加匮乏,企业困难不断加剧,最终企业开始削减成本以求生存,导致许多人失业。情况日益严峻,失业率达到了危险的水平(失业率增加)。
与此同时,另一位竞选人承诺当选后将制定政策给失业人群发放保障金,并带领岛民走出不景气的经济状况。然而,当他当选后,他所采取的措施仅仅是进一步印发货币,导致通胀继续增加,直到官鱼的尺寸只剩下原先的十分之一,无法再维持下去。

由于生产力的提高,物价会下跌,进而导致通货紧缩,这有利于储蓄,但同时也会减少消费需求。但是政府错误地认为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实际上生产力的提升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人们的消费欲望是不会满足的。当因为生产力的提升而导致通货紧缩时,一旦物价下降到合适的水平,将会再次刺激消费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落后的产能将被淘汰,同时由于储蓄的增加意味着可贷款的资金充裕,储蓄的增加也会降低利率,从而推动新的产业发展。这是经济自我调节的过程。遗憾的是,政府对这个自我调节过程进行了干预,人为的拉高了物价。



自由贸易和世界货币

正当美索尼亚国的通货膨胀发展的无法收场时,伯南克接任鱼邦储备银行。这时候他发现东方有一个中岛帝国经济缺乏自由所以发展缓慢,全员都捕鱼并且交给国家,由国家决定怎么分配。这种制度下,普通人只能每天吃半条鱼而国王和官员锦衣玉食。中岛国王希望用鱼换纸币这样可以融入岛之间的贸易,通过开放而发展自己经济。用纸就可以换来新鲜的鱼,参议院的人惊呆了。但是中岛帝国要求保证纸币有一定的价值,参议院答应了并保证随时可以用纸币在他们的银行窗口换鱼。就这样小岛进入了新的历史篇章,中岛帝国每天都使用新鲜的鱼来换取美索尼亚国的钞票。中岛帝国用这些钞票购买小岛的渔网来提升捕鱼效率,剩下的钱还存入美索尼亚国的鱼邦储备银行。这些交易大大促进了小岛的发展,一方面外部的需求让小岛的厂能盈利;另一方面中岛帝国存入小岛的鱼又让银行可以放贷款。尽管小岛上的人消费比储蓄多,但是由于中岛帝国的加入,因此银行依然有足够的钱放出低利率的贷款。有了大批的真鱼后,官鱼上的肉也多了起来(通货膨胀水平降低),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
中岛国王后来意识到鱼全部上缴并由国家统一分配的模式打击大家积极性,随后出台政策从国王买渔网,多出来的鱼可以自己留下,大大活跃了生产力,但是依然是集中生产美索尼亚国需求的东西。很快中岛国也积累了很多储蓄,扩大生产,可以开工厂生产勺子和碗之类的东西,尽管中岛帝国也很缺这些,但是为了获得鱼邦储备券,还是把这些优先卖到美索尼亚国。

当美索尼亚国陷入通货膨胀的困境难以收拾时,伯南克接手了鱼邦储备银行。他发现东方的中岛帝国经济发展缓慢,因为经济缺乏自由,全体人民都从事捕鱼并将捕获的鱼交给国家,由政府决定分配方式。在这种体制下,普通人只能每天获得半条鱼的食物,而国王和官员却生活富裕。中岛国王希望通过用鱼来换取纸币,以融入岛屿间的贸易并促进经济发展。这样一来,使用美索尼亚国的纸币可以用来购买新鲜的鱼,这让参议院的人们大为震惊。然而中岛帝国要求保证纸币具有一定的价值,参议院答应了,并承诺随时可以在他们的银行窗口用纸币兑换鱼。于是中岛帝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每天都用新鲜的鱼来换取美索尼亚国的钞票。中岛帝国利用这些钞票购买小岛上的渔网以提高捕鱼效率,并将剩余的钱存入美索尼亚国的鱼邦储备银行。这些交易极大地促进了小岛的发展,一方面外部需求使得小岛的工厂能够盈利,另一方面,中岛帝国存入小岛的鱼又使得银行能够提供贷款。尽管小岛上的人们消费比储蓄多,但由于中岛帝国的加入,银行依然有足够的资金提供低利率的贷款。随着大量真实的鱼供应增加,官鱼的肉也随之增多(供给增多带来的通货膨胀水平下降),所有人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

中岛国王后来意识到政府统一收缴鱼并统一分配的模式抑制了人们的积极性,因此他出台了政策,允许人们从国王那里购买渔网,多余的鱼可以自己留下。这大大激发了生产力,尽管生产仍然集中在满足美索尼亚国的需求上。很快,中岛国也积累了大量的储蓄,扩大了生产规模,开始生产勺子、碗等物品。尽管中岛帝国也急需这些物品,但为了获取鱼邦储备券,他们优先将这些产品出口到美索尼亚国。(中岛帝国通过改革开放,加入自由贸易市场,在外部需求的刺激下开始从单一经济模式向多元化经济转变

在现实中,许多国家例如中国,为了加入自由贸易市场而持有大量美元。由于美国强劲的消费需求,这推动了中国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许多国家为了加入自由贸易市场,愿意用真鱼(商品)来换取美元钞票,因此使得美元在逐步的贸易发展中成为了流通最广泛的货币,即世界货币。由于美元是世界货币,因此各国都需要拥有美元储蓄。即使美国本身不拥有大量储蓄,也能通过其货币的特殊地位,利用全球对美元的需求来放贷。

美国人占了便宜:他们不用生产就可以得到商品,不必储蓄就可以得到贷款。而对于中国人来说,他们辛勤工作却不能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他们努力储蓄却得不到贷款。

如果没有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储蓄,美国人以及美国政府想要借钱就会很困难,他们将不得不承担高额的贷款利率。对于靠贷款推动的美国经济而言,利率偏高和信贷吃紧是一个致命的组合。



服务业是如何崛起的

中岛帝国的储蓄涌入美索米亚国,导致本国贷款利率降低。低端产业如捕鱼和制造业都被外包给中岛帝国,而本土仅保留服务业和高端产业 (高附加值产业),如艺术家。例如,冲浪厂将设计和技巧培训留在本土(高附加值产业),将制造(低附加值产业)外包给中岛国。
随着中岛帝国攒够资金,他们自行建造了渔网和巨型捕鱼器(资本),并实行了24小时工作制。大部分鱼被出口到美索尼亚国,随着鱼的增多,中岛帝国也逐渐发展起制造业。大量的鱼和货物被运往美索尼亚国,导致鱼邦储备券大量流向中岛国。正常的贸易中应该是平等交易,但美索尼亚国和中岛国却形成了一种不平衡的关系:美索尼亚国负责消费,而中岛国负责制造。中岛帝国接受这种安排主要是为了稳固他们的统治地位。尽管这对中岛帝国的人民没有什么好处,例如制造冲浪板的人却没有时间去冲浪,但他们相信最终会有回报。他们相信储蓄能够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然而,美索尼亚国自身甚至连养活自己百姓的能力都没有,更不用说给中岛帝国兑换钞票了。在美索尼亚国的会议上,伯克南居然宣称这种经济分工是最有效的:美索尼亚国负责消费,而中岛国负责制造。中岛帝国善于储蓄和生产,将生产外包给他们能够提高效率。


#### 贸易逆差和贸易顺差

贸易顺差:出口大于进口
贸易逆差:进口大于出口

在20世纪中叶的时候美国的贸易顺差额还相当巨大,此时美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这种平衡被打破了,并从1976年开始美国长期出于贸易逆差状态。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贸易逆差的扩大。如果没有全球经济系统对美元的内在需求,任何国家都无法长期维持这种失衡状态。各家公司和各国政府都会拒绝用商品交换无法购买任何东西的货币。
21世纪的前10年是中国作为出口型经济大国崛起的10年。在这10年里,美国的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都达到6000亿美元,2006年更是达到了令人咋舌的7630亿美元。这就意味着,每个美国人不论男女老少,都要分摊2500美元。
正常来讲,贸易逆差能够自我调节。如果一个国家处于贸易顺差状态,也就是说其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就会在国际上形成对其货币的需求。如果你想要该国的产品,你就需要该国的货币。所以,强势的贸易地位会使一国货币坚挺,弱势的贸易地位会导致该国货币疲软。如果没有人想购买你的产品,也就没有人需要你的货币。
但是,一旦一国的货币升值,该国的产品也会相应涨价。这就给处于弱势贸易地位的国家提供了进入该国市场的机会。他们的商品销售得越多,国际市场对其货币的需求就越大。这股货币平衡力量会使脱缰野马般的贸易失衡得到控制。
然而,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以及中国政府保持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决定破坏了这一机制,使局势越发不可收拾。



“鱼本位”的破灭

随着贸易市场的扩大,鱼邦储备券涌入了各个岛屿。然而,随着涌入的钞票越来越多,开始有人担心和质疑钞票是否能真的兑换成鱼。因此,他们开始在美索尼亚国的银行窗口兑换真鱼。频繁的兑换真鱼导致美索尼亚国的存鱼再度不足。为了应对这场挤兑,美索尼亚国再度减小了兑换到的鱼的尺寸,引发了通货膨胀。然而,这导致了美索尼亚国的经济再度恶化。如果其他小岛也都来兑换,那么鱼邦储备券将一文不值。为了遏制这一情况,美索尼亚国关闭了兑换窗口,决定将鱼邦储备券的价值由持有方希望兑换的商品决定。事实上,只有美索尼亚国保持着经济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地位,鱼邦储备券才会具有真正的价值。鱼本位的破灭让人们对鱼邦储备券失去了信心,但鱼邦储备券虽然暴跌,但仍然保持了储备货币地位。小查对此感到愤怒,但却无能为力。货币危机过后,通鱼膨胀问题基本消失。新领导里什上台后,他降低了税收,并放松了管制,但未能兑现减少政府支出的承诺,导致参议院的收支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国外的鲜鱼不断涌入小岛,但钞票却永远不会被兑换,这使得小岛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纸币只有在足够多的人愿意使用纸币交换产品和服务时才有价值。因此,纸币的价值完全由人主观决定。由于纸币可以无限量地发行,并且没有内在价值,如果人们对纸币失去信心,它们就会变成一堆废纸。



房产泡沫是怎么形成的

小岛上的鱼邦储蓄银行为了寻求低风险的贷款项目,将目光投向了棚屋(房地产)贷款市场。棚屋作为天然的抵押物,如果借款人无法按时还款,银行可以将棚屋出售来偿还贷款。原本需要全款购买的棚屋,现在可以通过支付首付款后进行贷款购买,这使得更多人能够先入住。然而有人认为这使得穷人被剥夺了使用岛上财富的权利。为了赢得选举,政客干预了房产贷款市场,政府成立了鹏利美和鹏地美两个机构来为棚屋贷款提供担保,并收购了银行不愿意持有的贷款。尽管没有官方担保,但人们仍然相信参议院,各家银行纷纷放宽了贷款条件,大量贷款流入了房地产市场。银行从棚屋销售中快速获得资金回笼,再次发放贷款,获得高额利润,而选民也因此受益,得以购买棚屋。
政府还宣布,棚屋买卖所产生的大部分利润都享受免税优惠,而且棚屋贷款的利息可以从每年的鱼税中扣除,进一步刺激了棚屋市场。这导致了卖卖棚屋成为最赚钱的生意,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但其他贷款申请变得困难,新企业逐渐减少,而炒房的个人和公司却不断增多。
此时棚屋已经不再是由于岛民需要居住而购买,而是将棚屋当做投资用来增值。
由于政府的棚屋贷款业务能够为投资者提供更高的利率,其他国家也愿意将部分储蓄转入棚屋市场,导致了棚屋贷款市场资金过于充裕,利率进一步降低,这降低了房产的购买成本,刺激了房产市场的发展,加剧了房产泡沫。到了后期,甚至有公司开始提供棚屋置换贷款,允许用更大的贷款代替之前较小的贷款,从而进一步刺激了市场。棚屋价格节节攀升,许多人认为购买棚屋是一种只赚不亏的投资,这也刺激了棚屋装修行业的迅速发展。

政府扰乱了信贷市场。政府鼓励放贷并不是因为那是使用储蓄的最佳方式,而是因为帮助人们获得棚屋和教育机会能够转化为政治资本。
由于政府的干预,房地产买卖成了一个有利可图甚至是利润巨大的行业。这导致房产被赋予了金融投资产品的属性,人们不再仅仅因为居住而购买房产。随着这种情况的出现,各种炒房客和专业的房地产投资公司应运而生。
然而巨大的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不能提升生产力的房地产市场导致用于其他投资的支出大大减少。这使得其他企业发展受阻,进一步加剧了经济危机的恶化。



房产泡沫是怎么崩溃的

棚屋市场逐渐饱和,在一次备受关注的棚屋投资失败后,人们开始审视自己的高风险棚屋投资,一种恐慌的情绪逐渐蔓延开来。人们普遍认为棚屋市场已经达到顶峰,于是许多人决定卖出棚屋以赚取差价,但问题是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想法,这导致岛上充斥着出售棚屋的人,而购买者却寥寥无几。供需关系失衡导致棚屋价格直线下跌。
之前政府提供的低利率贷款和各种利好政策让许多没有资产的人也负债累累,当棚屋价格急剧下跌时,这些人无法负担,选择拒绝继续还贷。很快,“两棚”就破产了,棚屋市场的崩溃也牵动了装修行业和其他相关行业,岛上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率飙升,民众开始向政府寻求解决方案。
政府迅速启动了一系列大规模刺激计划,向“两棚”提供了大量补助,鱼邦储备局也给予了资金支持,同时继续向所有人提供贷款,希望能重振棚屋市场的需求,但这一切都未能挽回局面。政府在开会后决定进一步注入资金救市,但问题在于这些额外的资金从哪里来?他们向中岛帝国施压,要求提供10万条鱼的贷款。如何偿还这笔贷款呢?政府决定再次印刷鱼邦储备券。但如果民众不再认可这些储备券的价值怎么办?因为他们手上已经持有大量的储备券,如果不再认可,将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只能无奈接受。政府还宣称他们将采取强硬的捕鱼政策,假装未来会捕捞更多的鱼来支撑货币的价值。

物价与人们的购买力密切相关,这也是收入和信贷可得性的作用之一。
– 罗伯特·席勒在《非理性繁荣》

在美国房市繁荣时期,房地产业成为了经济的主要支柱,从住房融资到建设再到装修,都成为了经济的中流砥柱。然而,这种房产升值所带来的财富实际上都是泡沫。当人们开始对房产不再抱有升值期待时,这些泡沫财富便瞬间消失了。房屋本应是用来居住而非金融投资的资产。在房产泡沫繁荣时期,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这大大压缩了其他行业的投资空间,导致经济发展受阻。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利润丰厚,投资者们忽视了实际的供需关系,盲目地兴建了大量房产,而实际上并不需要如此多的房屋,这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如果任由房价下跌,开发商将停止新房屋的建造,这对经济是有益的。这样一来,人们就不会把大量资金投入到购买房产上,而会把资金用于经济发展中真正缺乏的领域,比如新企业可能只需一头拉驴车的驴子。原本用于建造房屋的资源,如竹子和绳子,也可以被重新用于其他行业。
不幸的是,政府的干预妨碍了这种资源的重新分配。



情形怎么变得如此糟糕

小岛上新的领导上台后,实行了基于原先3倍的刺激计划,将新印刷的鱼邦储备券投入市场,增加了货币供应。同时进一步降低房贷和学费贷款的利率,建立了一些无用的基础设施,提供了一些就业岗位,但这些岗位的收益小于成本。然而,美索尼亚帝国已经没有存鱼了,只能依赖外国人用实物货物来换取他们的纸币。
面对这一情况,美索尼亚国有三个选择:

  1. 减少消费,用储蓄还债。
  2. 增加产量,用多余的货物还债。
  3. 追加贷款,维持现有消费水平。

只有第三个选择可以转嫁给外国人,因此毫无疑问选择了第三个。这些新的投入并没有扩大生产力。

消费并不会带动经济增长,而是经济增长带动了消费。

失业人员注意到,美索尼亚国的就业岗位减少,而中岛国的就业岗位却增加了。这是因为中岛国买了大量的鱼邦储备券,提高了其价值,使得中岛帝国的产品变得更具竞争力。美索尼亚国要求中岛国少买鱼邦储备券,以便让其贬值,从而使美索尼亚国的产品更具竞争力。然而,没有人考虑过,如果中岛国减持鱼邦储备券,如何还鱼给他们。政府制定了借款上限,以让人们相信他们会认真还款,但每次接近上限时,他们都会再次提高上限。
几年后,虽然GDP报告显示正增长,但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本来经济危机会让人们的生活水平回归到正常的生产力水平,但是刺激计划干预了这一过程。然而,任何形式的刺激都只是垂死挣扎,只会导致泡沫越来越大。
等到那一天到来,美国只有两种选择:

  1. 拒绝还款。
  2. 通货膨胀。

无论选择哪种方式,由于购买力下降和利率上升,美国人的生活水平都会急剧下降。



缓兵之计

随着经济的发展,朱特尼亚岛也面临严重的棚屋危机,他们开始向其他岛屿寻求贷款。危机过去后,棚屋危机演变成了涉及多个岛屿的政府债务危机。在此时,岛际跨洋组织(IMF)成立,向朱特尼亚借出大量的鱼邦储备券,帮助他们度过了危机。然而,朱特尼亚需要用真鱼来偿还这笔债务,但他们根本没有这个能力,不得不进行刚性削减开支的举措,尽管他们非常不愿意。美索尼亚因朱特尼亚的危机而受益,因为大家将所有的鱼都从朱特尼亚取出,存放到了美索尼亚的鱼邦储备局,从而帮助美索尼亚度过了危机。
虽然危机已经过去,但美索尼亚的困境并没有好转,鱼的数量仍然不足,新企业也没有涌现。唯一增长的是冲浪学校的学费,吸引更多学生。岛上许多人开始减少消费,增加储蓄。然而,消费减少导致存货积压,商家只能降价,导致通鱼紧缩。伯南克指出,如果价格不断下降,人们会一直等待,这将导致经济崩溃。他提出了“定量鱼券”的方案,通过再次投入鱼邦储备券来刺激经济,但同时通过曼尼的棚屋计划将其投入市场。他向大家保证这是临时性的计划。这一计划最终被命名为QF1,市场果然再度繁荣起来。

政府和经济学家仍然错误地认为物价下跌导致的经济通缩会使经济陷入深渊,他们执意认为扩大消费是挽救经济的唯一出路,实际上,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是提高生产力。美国政府提出了量化宽松政策来振兴疲软的经济。然而,量化宽松政策本质上是向金融市场注入新资金,以推动价格上涨。事实上,量化宽松不过是通货膨胀的一种委婉说法,也是美联储将政府债务货币化的隐秘手段。
尽管这种政策带来了繁荣的表象,但是并不可持续。一旦政策停止,情况会立即恶化。



占领华尔街

正如前文所述,当经济稍有好转时,伯南克停止了QF1计划。然而,随即市场再度陷入崩溃,于是推出了QF2,同样保证是临时的。但是,一旦QF2结束,市场再度崩溃。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压缩操作”计划,即将短期贷款置换为长期贷款。然而,当操作结束后,市场再次陷入崩溃,需要再次推出鱼券刺激经济。最终,伯南克宣布该计划将永久执行下去。这一计划大大刺激了华尔街的繁荣,但是其他地方却陷入了困境,官鱼逐渐缩水(通货膨胀),失业率居高不下。
许多人认为,华尔街独享经济繁荣是不公平的。他们向无力购买房产的人提供贷款,然而在经济危机时,过度印制的鱼邦储备券都流向了他们那里,仍然让他们享受阳光。一些失业工人和心怀不满的棚屋购买者等人试图占领华尔街,尽管最终未能取得实质性成果。

长期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为股票市场带来诸多益处,也重新造就了住屋市场的繁荣,但这一政策对真正的经济发展却作用甚微。这就是为什么在股票与价格高涨的同时,失业率却始终居高不下,实际收入则陷入停滞。
美国政府以不断印刷货币(通货膨胀)的方式推迟了经济衰退,却埋下了更大的炸弹。



无鱼不起浪

在大洋彼岸的中岛国,当听说又要用真鱼来购买鱼邦储备券时,社会出现了一些动荡。中岛国人民习惯于储蓄,而不喜欢消费。国王担心如果中岛国停止购买鱼邦储备券,那么现有的储备将会贬值。他们认为如果货币贬值,美索尼亚国的购买力将下降,进而导致他们的出口受阻。最终,中岛国人提议将货物销售给国内愿意购买的人,而不是出口,因为从出口换来的货币流出国外对中岛国没有任何价值。国王决定调整策略,只接受真鱼,但他也意识到过快改变存在风险,因此开始逐步实施政策,使中岛帝国的鱼供应逐渐减少。
随着中岛国减少购买鱼邦储备券,该货币过剩并持续贬值,小鼓岛也限制了对鱼邦储备券的使用。国王手持大量的鱼邦储备券,意识到这些货币很快就会贬值。他告诉自己的子民要忍耐,短期的痛苦会带来长期的收益。果然,鱼邦储备券最终变得毫无价值,中岛国利用闲置产能满足国内需求,开始自给自足。尽管中岛国的鱼邦储备券贬值,但中岛帝国的经济却蓬勃发展。
与此同时,美索尼亚国只拥有小型捕鱼器,官鱼尺寸进一步缩水,通鱼膨胀再次降临。由于中岛国的产品减少,物价飞涨,货币贬值,政府限制产品价格,但无利可图的商人转向了黑市。岛上居民发现鱼邦储备券存在问题,纷纷将其存入海外银行以免受参议院剥削。当参议院发现后,立即禁止了海外存款。人们担心鱼的价值会缩水,因此捕获的鱼立即被消耗,而没有储蓄、信贷或投资。此时,参议院又想出了新的刺激计划,但这时,中岛国人民携带真鱼前往美索尼亚国购买货物,而美索尼亚国已经无法提供真鱼了,中岛国人民的购买力最强,他们购买了关键设施如自来水系统等重要设施。中岛国人民将所有货物带走,留下了鱼邦储备券。
这时,美索尼亚国王说出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还有人记得怎么捕鱼吗?”


后记

需要明确的是,这个故事的结局是虚构的。在这个故事中,美索尼亚国的结局是惨淡的,但是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不一定会有同样的命运。不幸的是,美国的领导人依然执意推行消费计划,而且数额更加庞大,实际上正是类似的政策引发了金融危机。他们越是固执己见,最终的结果就越是悲惨。
多年来,美国人一直入不敷出,现在他们必须下定决心过量入为出的生活。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并且让自由市场的力量发挥作用,他们就能够重新平衡经济,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如果他们选择依赖借贷、印钞机以及政府承诺的轻松解决方案,那么他们就将不得不回到徒手捕鱼的状态。